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不锈钢知识

一个满足统计要求140*4不锈钢四通[316]

发布时间:2018-12-26热度:0
102*2变径卫生级四通每个生产成本包括哪些...

48*3变径卫生级四通开发模式成本率计算公式每个
卫生级四通

产品功能:用来连接四根公称通径相同,并成垂直相交的管子
产品加工方法分类:卫生级四通,对焊丝扣四通、无缝丝扣四通、铸造丝扣四通等
生产工艺:卫生级四通/内螺纹四通/等径四通/丝扣四通/正四通/内牙四通主要采用铸造工艺做成,产品美观,耐用,耐腐蚀,安装方便,精密,耐温差变化大,为管道工程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制造材料:不锈304、316 等材料制成!
产品规格:1/4"-4" DN8-DN100 。
产品性能:耐温差变化大;常压1.6MPA;
耐强腐蚀;精密;壁厚薄。
连接方式:卡套、快装、螺纹、法兰、PPR。
标准:ISO、DIN、IDF、SMS、3A等
Φ140*3卫生级四通岳阳性价比,Φ85*2不锈钢四通青铜峡用于食品机械,Φ152*3异径卫生级四通沅江用于饮用水工程,Φ51*1.5异径卫生级四通衡水用于生物工程,Φ32*2卫生级四通贵溪原装现货,Φ76*2异径卫生级四通日照厂家直销,Φ89*2卫生级四通平湖仪器应用,
卫生级四通质量:一般都采用镜面抛光设备,卫生级不锈钢四通表面达到精密级和镜面级标准
工作压力:根据标准生产,同时也根据客户要求生产
工作温度:—20~232℃
304卫生级不锈钢四通应用范围:此产品适用于制药,乳品,石油,啤酒,饮料,化工,水利,电力,化妆品等工业领域的不锈钢管路系统。
对外加工: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同时也根据新客户产品图纸加工
重   量:以产品理论重量为准
适用介质:气体、液体、蒸汽
价    格:参照本公司的产品报价


Φ28*1.5快装卫生级四通满洲里用于化学工程,Φ38*2异径卫生级四通甘肃低价促销。Φ16*1.5卫生级焊接四通武穴放心省心,Φ325*3不锈钢卡箍四通老河口<市场推广>,Φ34*2不锈钢四通淮安应用于精密仪器。Φ129*2不锈钢卡箍四通宣城性价比,Φ133*3不锈钢四通穆棱性价比,Φ159*2卫生级四通龙海用于空气净化。Φ129*2快装卫生级四通宜州市场竞争,Φ40*1.5不锈钢四通临沂应用于食品机械。

  金融危机对中国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机床需求影响参差不一,不少行业减少了设备采购量,有些行业如能源、铁路、航空、汽车等对机床依然有较大需求。但是市场的需求结构在不断加速变化,普通、低档数控机床需求大幅度萎缩,大重型和高档数控机床仍保持稳定需求。2009年全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中国金属加工机床生产从世界排名第三位跃居首位,同时,进口和消费连续八年排名世界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锻压机械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579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半以上分布在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按生产地产品种类分,生产机械压力机的企业占40%以上,生产液压机的企业约占15%,生产剪切、弯曲、矫直(平)机的企业在30%左右,生产其他锻压设备的企业约占1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锻压机械行业发展明显受挫,2009年国内规模以上锻压机械生产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57.80亿元,同比下降5.29%;实现工业总产值262.92亿元,同比下降10.10%;实现利润总额10.33亿元,同比下降28.79%。

  近年来,中国锻压机械制造行业迅速成长,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所提高。截至2009年末,中国规模以上的锻压机械制造企业有579家,2009年,民营数量占整个锻压机械制造行业的80.83%,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2009年行业内收入超过10亿的只有两家,分别为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为30.26亿元,在全行业的占有率为11.74%。总体看来,行业的集中度较低,能够超过10亿元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但行业的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很久,缺乏行业集中度,使这个行业面临较大的重组机会。

  中国锻压机械行业发展正当其时。中国锻压机械出口尽管比例不高,总金额也较小,但增长速度远高于进口产品增速。目前中国国产数控锻压机械技术水平正在提高,在部分领域已经能够替代进口。占据国内高端产品主要市场的进口产品即将面临国产产品的冲击。未来高端数控锻压机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潜力巨大。而对外出口的市场现在还处于萌芽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锻压机械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概念及定义

  锻压机械,是指在锻压加工中用于成形和分离的机械设备。锻压机械主要用于金属成形,所以又称为金属成形机床。锻压机械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成形的,力大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为重型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国把锻压机械制造归入到通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5)中的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国统局代码C352)中,即金属成形机床制造,其4级代码C3522。

  二、行业主要产品大类

  锻压机械主要包括各种锻锤、各种压力机和其他辅助机械。

  锻锤是由重锤落下或强迫高速运动产生的动能,对坯料做功,使之塑性变形的机械。锻锤是常见、历史悠久的锻压机械。它结构简单、工作灵活、使用面广、易于维修,适用于自由锻和模锻。但震动较大,较难实现自动化生产。

  机械压力机是用曲柄连杆或肘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杆机构传动,工作平稳、工作精度高、操作条件好、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于在自动线上工作。机械压力机在数量上居各类锻压机械之首。

  冷镦机等各种线材成形自动机、平锻机、螺旋压力机、径向锻造机、大多数弯曲机、矫正机和剪切机等,也具有与机械压力机相似的传动机构,可以说是机械压力机的派生系列。

  液压机是以高压液体(油、乳化液等)传送工作压力的锻压机械。液压机的行程是可变的,能够在任意位置发出的工作力。液压机工作平稳,没有震动,容易达到较大的锻造深度,适合于大锻件的锻造和大规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压块等工作。液压机主要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某些弯曲、矫正、剪切机械也属于液压机一类。

  旋转锻压机是锻造与轧制相结合的锻压机械。在旋转锻压机上,变形过程是由局部变形逐渐扩展而完成的,所以变形抗力小、机器质量小、工作平稳、无震动,易实现自动化生产。辊锻机、成形轧制机、卷板机、多辊矫直机、辗扩机、旋压机等都属于旋转锻压机。

  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锻压行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为各种机械产品和军工装备生产各种重要基础零件。一台机械产品或军工装备,如汽车、、采矿机械、轧钢机、发电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舰船、、装甲车辆、导弹、火箭、火炮、等等,都是用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玻璃、木材、碳纤维、皮革等)进行不同的加工之后才能组装成机器设备或产品。

  其中凡是负载大的受力件和传递动力的运动件,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重要零件,都是采用金属材料经压力加工成形的锻件。

  所以锻压机械是工业基础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冶金化工等等重要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任何一个工业发达国家,其锻压机床的技术水平和拥有量,是其工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2-2009年锻压机械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占GDP的比重(单位:亿元,%)

  2004-2008年中国锻压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较稳定,工业总产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0.08%-0.11%之间。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发展势头受挫,工业总产值较上年有所下降。2008年锻压机械制造行业总产值为292.44亿元,同比增长17.21%,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10%;2009年为262.92亿元,同比下降10.10%,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0.08%。

  【打印】 【关闭】


  如何从“中国制造”的“制”成功转型到“中国智造”的“智”?

  如今,人类社会进步到了工业4.0时代。我们已经从机械化、电力化、信息化步入了智能化时代。在这个 ,如何规划、变革“中国制造”的未来?如何从“中国制造”的“制”成功转型到“中国智造”的“智”?“中国智造”未来的前景又将如何?我想,这些问题,在两会之时探讨是重要的提醒。

  “中国智造”不是要替代和完全否认“中国制造”,而是首先要对中国的人口、国情以及复杂的社会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能幻想成完全的“去工业化”,彻底告别密集制造业。

  “中国智造”与“中国制造”并不冲突

  首先,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即使目前大家都在讲“中国智造”,也不能否定和忘记“中国制造”的历史功绩,也不要想象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突然间不再生产衣服、袜子等衣食住行所需的小商品。即使是我们不断地在讲要如何创新,如何推广品牌,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也无法想象中国在未来的某一天密集劳动力产业完全消失。在我看来,因为“中国智造”,就认为我们要跟世界工厂说再见的想法过于乐观,也过于脱离我们的实际。“中国智造”不是要替代和否认“中国制造”,也不是说未来不再需要“中国制造”,我们还是要对中国的人口、国情以及复杂的社会现状有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我们不能幻想成完全地“去工业化”,彻底告别密集制造业。

  “中国制造”助力中国崛起

  之前有一种舆论导向认为“中国制造”不行,“中国制造”是以污染和血汗工厂为代价的。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欠妥当。“中国制造”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其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制造”的四大功绩。

  ,“中国制造”实实在在改善了我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过去,中国是自给自足,现在中国是自富自享。过去我们过年必须要穿新衣服,现在谁还有这种想法,每天都可以穿新衣服。2009年开始,中国有200多个产业排名世界。根据韩国智库的统计,2018年全世界有1400多种小商品,中国的产量是世界,德国400多种排名第二,美国300多种排名第三。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使中国人切实地感受到了制度红利和国家发展红利。

  第二,“中国制造”为我国建立起了一个全产业链。在中国,我们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的小商品。大概五年前,当时我们智能刚刚出现,一位以色列人就在视频上炫耀自拍杆,展示自拍杆功能,并且进行了众筹。两个月以后,中国的自拍杆就开始热销了,没有以色列人的份儿。别人还在等众筹,我们两个月就已经面世销售了,这就是中国的制造能力,这就是“中国制造”带来的全世界的复制能力。当然这种复制能力也会有争议。

  第三,“中国制造”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二战以后新的国家有120个,这些国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没有一个从低收入国家跃升为高收入国家,而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中高收入国家。“中国制造”在改变世界格局方面,功不可没。

  第四,“中国制造”创造了世界思想之谜。因为我们的“中国制造”,全世界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都在研究一个未解的谜题,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世界上很多学者,中国也有很多学者一直在努力的解释,为什么同样一个国度,同样一种机制,这个国家40多年就完全变样了。当然很多学者可能也有自己的答案,但目前来看,恐怕还没有一个答案能够让学术界获得共识。

  “中国制造”如何转型为“中国智造”

  此前我们讲“中国制造”,现在讲“中国智造”,好像突然发现了我们的动力源,认为动力源是在于我们不要污染,太密集型,劳动压榨、组装太没有尊严,等等。这些当然有些道理。但是,企业家的欲望和企业家的动力不是用道德形容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界早有讲过的,要摒弃道德的变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关键还是利润的诉求。关键是要让企业主看到利益的诉求在哪里,利益点在哪里,如果能看到这样的利益点,转型就变得容易了。那么,这个利益点在哪里呢?

  有一些数据,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跟大家分享下。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出口占国内增长量的比重,和占国外增长量的比重呈现着交错的趋势。中国出口量每年在增长,但是占国内商品生产增长量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几乎所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占有国内增长量大概是80%、90%,也就是说,我们所谓增长的那些物品,大部分都是出口国外的,但现在基本上下降了40%-50%。中国出口量占有国外商品生产增长量逐年上升,90年代中期是10%左右,现在已经占到全世界的50%左右了。这种交错至少说明以下三点:

  ,我们的“made in China”已经是“made in World”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世界欠中国一个赞。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为世界也牺牲了很多。

  第二,国内市场越来越大。2018年我们有30万亿的国内消费额,三到五年内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成为全世界的消费市场。中国老百姓能消费,对企业家就有驱动力。如果再不转移到“中国智造”,老百姓买个马桶都要到日本去买,对于企业家,就丢失了很大的一块利益。

  第三,国际市场越来越大。国际上来讲,我们的出口贸易增长点在哪里,在“一带一路”地区。世界贸易增长已经连续六年都低于世界GDP的增长,但在过去的三年,中国的贸易增长跟“一带一路”地区的贸易增长都达到20%-30%,甚至有的国家达到40%-50%的增长。“一带一路”区域给“中国智造”和“中国制造”所带来的机遇是巨大的。

  “中国智造”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智造”未来有三点是值得我们非常注意的:

  ,未来五年,我国的研发比例继续增长,“中国制造”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十个大产业,如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高档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航空航天、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都面临着重大的“中国制造”的升级,这是我们面临的于全世界的重大机遇。

  第二,中国人、中国企业非常需要国际营销意识和国内营销意识,创造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其实中国人很多做得都不错,只是因为我们的品牌价值没有提升上去。

  第三,推行绿色制造,未来的五年到十年,中国的碳排放量要大大的下降,没有绿色是不行的。

  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目前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打印】 【关闭】


Φ102*3卫生级焊接四通郑州赢取客户信任!Φ45*1.5异径卫生级四通龙岩批发代理,Φ219*3卫生级四通富阳不二之选。Φ40*2异径卫生级四通台州优惠促销,Φ102*3不锈钢四通玉林用于航空航天,Φ25*1.5异径卫生级四通仁怀总代直销,

  “分布式”能源破题能源可持续发展

  专家表示,当前以“绿色技术”和“云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并对未来能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解决能源资源制约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根本发展途径是“分布式”结构和能源服务的链接。

  “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分布式能源体系,整体调整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必将对中国的能源发展和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

  数据显示,中国近30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6亿吨标煤到2012年的36.28亿吨标煤,成世界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2007年开始,成为世界。201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85亿吨,占世界的70%。

  中科院煤化所副所长房倚天表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改变,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的67%;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已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1.2%,占了2012年全球增量的3/4,石油、天然气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石油超50%,天然气超20%)。但是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根据开采量与探明储量的比较,按2011年的开采量,中国33年之后就无煤可挖了。

  中科院煤化所研究员李永旺也表示,我国目前总资源不考虑进口情况,只能80年,“而这个数字在俄罗斯是800年,美国(包括加拿大)是300年。”

  刘燕华介绍,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概念是“藏能于民”,是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电、热、冷)综合利用系统,以小型化(规模在KW至MW级)和模块化为标志,通过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就地控制,实现减少对远距离电的依赖,降低输配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而且可以提高电力生产、供应和管理使用的均衡性,提高供电的安全性。正是因为其小型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能源间接损失少,动力和燃料来源多样化,有利于各种成熟技术的组合配置,既降低成本,又提率。”刘燕华表示,分布式能源非常适合于商业区、居民区、公共设施、企业以及乡村或偏远地区。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的协同是增加供应量和有效供给的有效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藏能与民”尚存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各种分布式能源的单项技术,也已开展了试点和示范,如北京已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制度;上海市鼓励分布式能源建设,为1万千瓦及以下的项目提供700元/千瓦容量的设备投资补贴;国家制定了生物燃料的鼓励政策等。

  我国主要分布式能源光伏发电近年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99万千瓦,超过了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条件逐步成熟。但在技术集成和管理上还有待于加强,还存在一些政策和制度性的障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25条规定: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这就使控制电网的公司一家独大,使分布式能源难以并网。”房倚天也表示,由于电力公司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一些不足或者是一些缺陷没有足够的技术准备,也导致了上网难。

  申红岗说,目前他们已经按照国家电网去年3月份正式实施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将34位分布式用户入网报装。“用户分散,增加了电网运行的成本和管理、维护难度。分散的源头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分布式能源要求建筑物需要收集能源,富余的部分还需要存储,不足的部分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形成一个微电网,局域网,后形成大电网,跟目前能源供应体系正好相反。中国目前能源供应体系是大发电、远距离传输,往下传,是自下而上的。在城市大范围开展,从建筑物的投资上来说,需要的力度很大。

  刘燕华表示,还需打破目前能源政策和经济政策不接轨问题,“比如现在电动汽车上不了路,有一些地方对电动汽车存在地区性的保护,还有一些新型能源体系,由于成本高,规模上不去等等,这说明能源政策和经济政策是不吻合的,要打破条块分割。”

  此外,专家表示,只注重生产,不太注重经营,不能够有效使供应端和需求端紧密联结在一起,我国能源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多方合力实现转轨

  刘燕华等专家表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分布式结构已成为能源利用的大方向,它将对电力系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今后中国能源发展方向应该大、中和小型电站相宜发展,集中和分散供电相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传输相配合。

  刘燕华表示,首先在法律层面予以,把推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建设纳入其中,鼓励全社会各个力量,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实现能源建设的一场“人民战争”。

  除此之外,加大鼓励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分布式能源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激励政策、财税政策、体制机制等。在有条件和积极性的行业或地区开展试点,营造投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和服务等方面良好环境,推进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产业进入“高速路”。

  针对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王成山认为微电网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能把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用户负荷及储能等综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既是电网一部分,又是的用电单元,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用户需求,合理分配机组和储能容量。

  针对中国许多传统高耗能产业投资大、转型慢,“关停并转”会带来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专家建议可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满足能源增量需求,以延长传统产业的利润周期和实现转轨。

  【打印】 【关闭】

本文地址:http://www.fmgjcs.com/index.php?c=show&id=3021